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溶栓药物,分为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两种。它们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纤维蛋白。
2.链激酶:这种药物能够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链激酶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肺栓塞的治疗。
3.尿激酶:尿激酶是一种从人类尿液中提取的酶类药物,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制备。它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来溶解血栓,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
这些药物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例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通常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进行,超过这一时间窗会增加出血风险。
2.禁忌症:包括近期外科手术、高血压未控制、活动性出血等,避免溶栓治疗引发严重并发症。
3.必须在专业医务人员的监控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效益最大化。
溶栓治疗是有效但也有风险的医疗干预措施,需在严格的医疗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