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便秘:
饮食纤维摄入不足:每日建议摄入约25-30克的膳食纤维。
水分摄入不足:每天应饮用约1.5-2升的水。
缺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
长期使用泻药:可能导致肠道对泻药产生依赖,影响正常排便功能。
2.直肠或肛门疾病:
肛裂或痔疮:这些问题会导致疼痛和不适,影响排便。
直肠脱垂:直肠部分脱出肛门外,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便秘者。
肠梗阻:由于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
3.神经系统问题:
腹肌和盆底肌无力:控制排便的肌肉可能因为病变或损伤而失去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可能影响到排便反射。
长期持续的排便困难需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