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细菌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占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大多数。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链球菌如草绿色链球菌通常与口腔卫生不良或牙科手术有关,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更常见于皮肤感染或静脉注射药物使用者。
2.真菌感染:虽然少见,但真菌也是一种可能的病因,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接受化疗的患者。念珠菌和曲霉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真菌。
3.血流动力学因素:预先存在的心脏病变,如心脏瓣膜畸形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增加了形成带有感染风险的栓子的几率。这些栓子可以成为微生物定植的基础。
4.医疗程序:某些医疗操作,如导尿、透析、导管放置以及心脏手术,可能会导致短暂的菌血症,从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5.免疫状态: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感染,并可能发展为心内膜炎,这包括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心脏瓣膜损伤、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在高风险患者中,针对潜在感染源的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以减少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