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病

2025-01-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主要特征是动脉内膜出现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导致血管壁变硬、变厚以及管腔狭窄。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理解其病理机制和影响:

1.脂质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期阶段通常表现为脂质在动脉内膜下的堆积,形成所谓的脂纹。这些脂质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构成。

2.炎症反应:脂质堆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单核细胞浸润并转化为泡沫细胞,进一步促进脂质斑块的发展。

3.纤维帽形成:随着疾病进展,平滑肌细胞迁移到内膜并合成大量的胶原蛋白,形成纤维帽覆盖在脂质核心上方,这一过程使斑块更加稳定。

4.钙化和硬化:斑块中的部分组织可能发生钙化,使得血管壁失去弹性,即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5.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可导致胸痛(心绞痛)、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

6.危险因素: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及肥胖等都是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7.预防与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整、运动、戒烟,以及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控制胆固醇水平,减缓疾病进程。

通过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以降低相关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