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疾病定义与机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主要涉及心肌细胞的增生和心肌壁的增厚。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心室腔变小,使得充盈期的血液容纳减少,并且在收缩期出现梗阻。
2.症状及表现:患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和疲劳。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晕厥或突然心脏停搏。由于这些症状与运动相关,因此在剧烈活动时风险增加。
3.流行病学数据:在普通人群中,大约每500人中有1人患有这种病。不过,由于很多人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未被诊断的病例可能更多。
4.诊断方法:超声心动图是主要的诊断工具,可以清晰显示心肌肥厚程度、血液流出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梗阻。心电图和磁共振成像也用于辅助诊断。
5.治疗方案: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例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以减轻症状和改善心功能。在严重情况下,手术干预,如肌肉切除术,或使用心内植入设备如起搏器,也可能是必要的。
6.预后及并发症:虽然不少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但疾病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对于确诊或疑似患者,定期随访和监测至关重要。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需要认真关注和合理管理的心脏疾病,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