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定义:
近视:近视是由于眼球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的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使得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失明:失明是指部分或全部失去视觉功能,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视力缺失。
2.发病原因:
近视通常与遗传因素、过度使用眼睛(如长期近距离用眼)有关,全球约有20%至30%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
失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外伤或感染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900万失明患者。
3.影响范围:
近视主要影响的是视远能力,生活中需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失明则对日常生活造成更大影响,需要通过导盲犬、盲文、语音设备等辅助工具进行生活和学习。
4.可逆性:
近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激光手术如LASIK得到矫正。
失明的可逆性取决于原因,对于某些病因,如白内障,通过手术可以恢复视力,但对于不可逆损伤,如视神经萎缩,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正确区分近视与失明对于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