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首先考虑食物质量问题。食用不新鲜或变质的食物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如果近期进食了容易腐败的肉类、海鲜、奶制品或其他高风险食品,应警惕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2.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也可导致腹痛。常见如乳糖不耐受可能在摄入牛奶或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和腹泻;对坚果、海鲜等特定食物过敏可能伴有皮肤瘙痒、荨麻疹或呼吸道症状。
3.消化不良是另一常见原因。当进食过多、多油腻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时,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或胃肠蠕动异常,引起上腹部隐痛或烧灼感。
4.如果腹痛定位于右下腹,需警惕急性阑尾炎;若疼痛集中于中上腹并向背部放射,可能提示胰腺炎。此类情况通常需及时就医。
5.若伴有黑便或血便,应考虑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血管病变,需立即医学评估。
6.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腹痛,可考虑功能性胃肠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这类问题通常与压力或不规律生活方式相关,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方能确诊。
避免进食可能引发问题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适量饮食,并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发展。如果上述措施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