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门皮赘:
由肛门周围皮肤过度增生或弹性纤维受损引起,通常呈现柔软、不痛的肉质小块。
常见于慢性便秘、腹泻或分娩后,由于肛门反复牵拉或摩擦造成。
一般无明显不适,但在卫生清洁不充分时会引发局部瘙痒或炎症。
2.痔疮:
外痔可能表现为肛周的小软块,尤其是扩张的血管团表现在外部时更明显。
内痔脱出时也可能在肛门口形成可触摸的软质物体,早期可自行缩回,严重时可能需要手动推回。
痔疮常伴随排便时疼痛、便血或肿胀感。
3.局部炎症或感染:
若伴有红肿、疼痛或压痛,可能是由于肛周腺体或毛囊感染引发的肿物,如肛周脓肿。
在一些病菌感染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组织增厚或水肿。
4.其他原因:
肛瘘、湿疹或某些良性肿物,比如脂肪瘤,亦可能形成局部肉质突出物。
少数情况下,还需考虑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肛周组织变化,例如克罗恩病相关的皮肤标签。
尽早明确病因非常重要,应避免长期忽视。建议通过专业医生进行肛门视诊和指诊评估,必要时辅以肠镜检查以排除更严重疾病。同时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周清洁,并避免久坐或饮食中辛辣刺激性食物,能有效减少症状加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