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腹泻,腹痛

2024-12-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长期出现腹泻和腹痛的症状。其主要原因与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变,以及肠道适应新消化模式有关。

1.胃容量减少:胃大部切除后,胃的容量显著减少,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导致食物未经充分消化便进入小肠。这可能会引起渗透性腹泻,即由于未被吸收的食物成分增加肠道内容物的渗透压,导致水分被拉入肠腔,引发腹泻。

2.消化酶分泌减少:胃的部分切除还会影响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这些酶对蛋白质初步消化至关重要。消化酶不足使得蛋白质无法有效降解,进一步加重腹泻和腹痛。

3.小肠适应不良:小肠需要时间来调整以处理较多未经消化的食物。不同个体的适应能力差异较大,因此有些人可能会经历较长时间的不适。

4.Dumping综合征:部分患者会出现倾倒综合症,表现为进食后早期或晚期腹泻和腹痛。早期倾倒综合症是由于胃内容物迅速进入小肠,刺激小肠的神经反射;晚期倾倒综合症则是因为快速吸收的大量葡萄糖引起胰岛素过度分泌,随后导致低血糖发生。

5.营养吸收障碍:随着胃功能的下降,某些营养素如铁、维生素B12等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贫血及其他营养不良相关症状,并间接影响肠道功能。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腹泻和腹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营养支持。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的医疗随访,可以改善或缓解术后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