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明确腹泻原因:腹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感染(如病毒、细菌)、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慢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准确诊断病因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2.饮食调整:轻度腹泻时,减少对肠胃刺激的食物摄入,例如高脂、高糖食物。可考虑采用“BRAT”饮食,即香蕉、米饭、苹果酱和吐司,这些食物较温和,不易刺激胃肠。
3.补液和电解质平衡:频繁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及时补充口服补盐液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这些问题。对于严重脱水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4.药物治疗: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或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来缓解症状。但需谨慎使用,尤其是在怀疑有感染的情况下,以免延误病情。
5.益生菌补充: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物平衡,改善某些类型的腹泻。
6.避免诱因:如果已知特定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腹泻,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诱因。
在腹泻持续超过两天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烧、剧烈腹痛、血便)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