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认识痛风

2025-01-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病情分析:中医认为痛风主要是由于体内湿热、痰浊瘀滞,以及肝肾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通过调理脾胃、疏肝利湿、活血化瘀等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和改善病情。

1.湿热下注:痛风在中医理论中常被视为“痹症”之一,病因多与湿热相关。湿热之邪侵入人体,郁而不散,留滞于关节,导致红肿、疼痛。

2.痰浊瘀滞:中医认为,由于饮食不当或脾胃运化不佳,身体内易积聚湿浊之气,长期化为痰浊,加之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阻经络,引发痛风。

3.肝肾亏虚:痛风患者多伴有肝肾不足的问题。肾主骨生髓,肝藏血养筋,当肝肾亏虚时,关节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发生病变。

4.饮食与情志因素: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会加重体内湿热痰浊的累积。同时,情志不畅也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从而加重病情。

5.中医治疗:针对痛风的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包括清热利湿、化痰除浊、补益肝肾等方法。常用的药物和方剂如白虎汤、二妙散、独活寄生汤等。在缓解急性痛风发作时,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辅助疗法来减轻症状。

痛风在中医中被视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病,需要综合考虑体质、病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全面调理,避免湿热和痰浊的进一步积聚,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