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检测
EGFR基因:EGFR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中较为常见,约占所有病例的30%-50%。
KRAS基因:KRAS基因突变常与吸烟相关,其突变率大约为15%-25%。
ALK和ROS1基因融合:这两种基因融合主要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在未吸烟者或轻度吸烟患者中更为常见,总发生率约为5%-7%。
BRAF、HER2等其他驱动基因:尽管出现频率较低,但这些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影响疾病诊断及靶向治疗选择。
2.ctDNA(循环肿瘤DNA)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片段,可以识别肺部病变是否可能由恶性肿瘤引起。这种方法对早期肺癌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可发现微量基因改变。
3.甲基化标志物检测
肺癌中某些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具有特异性,例如SHOX2、RASSF1A等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恶性可能性。检测甲基化标志物有助于区分肺结节的良恶性性质。
4.免疫相关基因检测
检测PD-L1表达水平或其他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变化,可用于评估免疫治疗的潜在获益。还可筛查TMB(肿瘤突变负荷)和MSI(微卫星不稳定性)等指标,这些数据对于某些类型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5.遗传易感性基因检测
一些遗传基因如TP53突变可能增加肺癌的风险,通过检测这类基因,可以评估遗传易感性并预测潜在发病倾向。
6.炎症或间质相关基因检测
部分肺结节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可检测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帮助判断肺结节的炎性成分。某些间质相关基因的异常活化也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
血液基因检测能够辅助评估肺结节的恶性风险,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