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感染性因素: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均可导致肺结节的形成。例如,结核感染可能引起钙化结节,真菌感染也可能触发类似改变。这类结节多为炎症性反应,呈良性特征。
2.炎症性疾病:某些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肉芽肿性疾病(如沙粒状肉芽肿)、风湿性疾病(如韦格纳肉芽肿病)等,会造成肺部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结节样结构。
3.肺组织修复:在吸入性损伤或其他微小损伤后,肺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纤维化或者疤痕形成,进而发展为肺结节。这类结节通常是稳定的,不具备恶性倾向。
4.良性肿瘤:某些良性的肺部肿瘤,如错构瘤、腺瘤等,也可表现为肺结节。这些结节增长速度较慢,多数情况下具有明确的边界。
5.恶性肿瘤:虽然SE2级别的肺结节仅为低度怀疑恶性,但仍需考虑原发性肺癌或转移性病变。这些结节往往具有不规则边缘和血管集束征,需进一步检查及密切观察。
6.其他因素:部分肺结节可能与环境暴露有关,例如粉尘、石棉等致病颗粒的长期接触。个体基因背景及免疫状态也会影响结节的形成。
为了明确肺结节的性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动态随访、PET-CT评估或肺穿刺活检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