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毒感染引发急性肺损伤: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肺部,引发急性肺炎和弥漫性肺泡损伤。随着肺组织受损,机体会启动修复机制,这可能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结节。这些结节多数是由炎症细胞聚集或纤维化反应形成的,属于一种修复后的正常反应。
2.炎症因子过度释放: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即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引发肺组织严重炎症反应。此过程中,部分肺组织可能经历不可逆损伤,形成肉芽组织样改变,最终在影像上表现为肺结节。
3.肺部血管微血栓:新冠感染还可能影响肺部小血管,形成微血栓或血管炎,继而引起局部灌注异常和肺实质损伤。在损伤修复过程中,这些区域可能也会形成结节样病变。
4.后遗症中的间质性肺病:少部分患者在新冠康复后可能发展为轻度到中度的间质性肺病。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肺间质组织增厚,进而形成结节样阴影。
5.合并其他感染或病变:新冠感染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短期内下降,使得机体易感于其他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真菌等。这些继发性感染也可能诱发肺部局灶性炎症和结节形成。新冠后肺部出现的结节也需要注意与肺癌、结核等疾病鉴别。
出现肺结节后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如高分辨率CT,以明确其动态变化。绝大多数由于感染或炎症引起的肺结节会随时间逐渐吸收,但若结节持续存在或有结构性改变,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例如穿刺活检,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减轻新冠感染后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