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抗组胺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苯海拉明和氯雷他定。抗组胺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过敏反应,但由于它们有镇静作用,可以帮助入睡。
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2.苯二氮卓类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地西泮和阿普唑仑。这类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的作用,使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促进睡眠。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唑吡坦和扎来普隆。这类药物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机制类似,但一般副作用较少,且依赖性相对较低。
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时间服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4.褪黑素
褪黑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激素,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作为补充剂,它可用于短期解决失眠问题。
使用时应注意剂量控制,一般推荐在晚间服用0.5至5毫克。
5.抗抑郁药物
某些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和米氮平,也能辅助治疗失眠,特别是当失眠与抑郁症相关时。
这类药物的使用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6.非处方助眠药
市面上也有一些非处方药物,如含有植物提取物(如缬草、甘菊),这些药物通过天然成分辅助入睡。
尽管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小,但同样需要谨慎使用,尤其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
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有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征兆,建议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在家中自我管理时,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药物成瘾,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