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生殖医学科
1.生理性因素
(1)月经周期:在排卵期或经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局部充血可能导致轻微的不适或疼痛。
(2)性交或运动后的刺激:性生活或者剧烈运动可能引起阴道肌肉短暂收缩,从而出现间歇性疼痛。
2.感染性疾病
(1)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可引起局部刺激感及疼痛,还可能伴有分泌物异常,如增多、异味或颜色改变。
(2)盆腔炎:如果感染扩散到盆腔,可能会导致下腹部疼痛并放射至阴道,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
3.结构性问题
(1)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引起周期性疼痛,通常在月经期间加重,甚至影响阴道区域。
(2)盆底功能障碍:长期压力或损伤可能导致盆底肌肉痉挛,引起阴道疼痛或压迫感。
4.外伤或刺激
(1)机械性损伤:如使用不当的卫生产品(例如卫生棉条)或意外创伤可能导致阴道黏膜受损。
(2)化学性刺激:某些洗液、药物或避孕用品可能造成局部过敏反应或刺激,表现为刺痛或灼痛感。
5.其他潜在疾病
(1)神经性疼痛:坐骨神经痛或骶神经压迫可能间接引发阴道区域疼痛。
(2)妇科肿瘤:虽然少见,但某些子宫颈癌或阴道癌早期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疼痛,需警惕。
若疼痛持续,或伴随异常分泌物、出血、发热等,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例如超声波、分泌物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