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肠道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生成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这些短链脂肪酸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参与能量代谢,并调节脂质合成和分解过程。
2.胆汁酸的转化:肠道细菌能够将初级胆汁酸转化为次级胆汁酸,这不仅影响胆汁酸的回收,还对胆固醇的代谢具有重要影响。次级胆汁酸能调节核受体信号通路,对脂质的吸收和代谢起到调控作用。
3.宿主基因表达的调节:某些菌株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或直接与肠道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基因表达,进而改变脂质代谢的途径。例如,可以激活或抑制涉及脂质储存和动员的相关基因。
4.能量摄取的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可能导致能量提取效率的改变。例如,高比例的拟杆菌门与高效的能量摄取有关,从而影响脂质的积累。
5.炎症的介导:某些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促进低度慢性炎症,而炎症状态已被证明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通过多种机制深刻影响宿主的脂质代谢,其平衡或失衡都可能导致不同的代谢结果。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脂质代谢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