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纤维不足
膳食纤维不足会减弱肠道蠕动,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成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例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
2.饮水量不足
如果每日饮水量不足,肠道内容物缺乏足够的水分润滑,容易使粪便干燥并延长成型过程。建议成年人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2000毫升,具体可根据体重调整。
3.排便延迟
有意识地憋住排便信号,会使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粪便逐渐变硬变长。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最好选择晨起后或饭后固定时间尝试排便。
4.肠道动力不足或功能异常
肠胃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慢传输型便秘等,也可能引起大便细长且成型过度。这类情况通常伴随腹胀、腹痛,甚至排便困难。
5.器质性病变
直肠或肛门狭窄可能会限制粪便形态,使其在通过狭窄部位时变得细长。消化系统肿瘤如直肠癌也可能表现为粪便形状改变、细长伴随血便或其他症状。
6.肠道菌群失衡
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正常粪便形态的维持。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菌群紊乱,从而影响粪便形状。
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饮水量、养成规律排便习惯可改善多数轻微的大便异常。如果伴有其他症状,如明显便血、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腹痛等,应及时就医以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