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增强胃肠道的蠕动能力。
甲氧氯普胺:常用于治疗胃轻瘫、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多潘立酮:作用与甲氧氯普胺相似,但中枢神经副作用较少。
2.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
该类药物通过调节5-HT受体改善胃肠动力。
西沙必利:通过激活5-HT4受体,增加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
普卡必利: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便秘。
3.促动力素类药物
此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肌肉,提高其收缩能力。
伊托必利:不仅对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还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从而双重增强胃肠动力。
莫沙必利:通过激活胃肠道内的运动神经,促进胃排空和小肠蠕动。
4.外源性促胃肠激素
红霉素类:在低剂量时可以模拟胃动素的作用,刺激胃排空,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且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5.其他新型药物
随着研究进展,还有一些新型胃肠动力药正在临床应用中,如鲁加必利,这些药物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更少的副作用。
用药应根据具体病因和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例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而红霉素长期使用则可能干扰肠道菌群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