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药物好除根

2025-01-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浅表性胃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或药物刺激有关。药物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促进黏膜修复和根除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杆菌。

1.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

若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应首先进行根除治疗。常用的是“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具体包括: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改善胃部环境,有助于杀菌。

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

铋剂(若使用四联疗法,如枸橼酸铋钾):增强抗菌效果并保护胃黏膜。

根除率可达到80%-90%,疗程通常为10-14天。

2.缓解胃酸分泌过多:

在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作为辅助治疗时,可服用以下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部不适。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也能降低胃酸分泌,但作用略逊于质子泵抑制剂。

3.保护胃黏膜:

为防止进一步损伤胃黏膜,可选用: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能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和刺激物的侵害。

前列腺素E1类似物:如米索前列醇,适用于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胃炎。

4.改善胃肠动力:

若伴有胃动力不足引起的餐后饱胀、恶心等症状,可加用:

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帮助促进胃排空,缓解不适。

浅表性胃炎需要按病因选择治疗方案。切勿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应坚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病情以评估疗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