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可能的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胰腺炎等,可能导致持续性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问题:颅内高压、偏头痛或脑震荡也可能触发呕吐反应。
内耳功能紊乱:美尼尔病或晕动病会影响身体平衡,从而引发呕吐。
怀孕:妊娠早期可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恶心和呕吐,这被称为妊娠剧吐。
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如化疗药、抗生素或麻醉剂可能诱发呕吐。
食物中毒或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急性胃肠不适和频繁呕吐。
应激因素:焦虑、紧张或突发情绪波动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消化道,引发呕吐。
2.建议的急救措施:
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尽量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少呕吐时误吸的风险。
暂时禁食:在呕吐严重时,应暂时停止进食固体食物,让胃得到充分休息。
补充水分:呕吐会导致脱水,可尝试小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电解质补液液。
避免刺激性气味:远离辛辣、浓烈气味或油脂较重的食物,以减轻恶心感。
使用止吐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适合的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等。
3.需就医的情况:
呕吐伴随严重腹痛或发热,可能提示炎症或感染。
呕吐物中出现血液或咖啡色样物,需警惕消化道出血。
长时间无法进食或饮水,可能导致严重脱水。
反复呕吐超过24小时且无法缓解,需排除潜在急症。
不同病因需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注意观察相关伴随症状,以便及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