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乳糖不耐受的原因:乳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牛奶中的糖类,需要依靠小肠中一种叫做乳糖酶的酶来分解。如果乳糖酶活性不足,未被分解的乳糖会在肠道中被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研究显示,大约65%-70%的全球成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乳糖不耐受问题。
2.判断乳糖不耐受:若饮用一定量的牛奶后频繁出现腹胀、排气增多甚至腹泻等症状,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相关。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喝奶后30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可以尝试观察是否有规律性。
3.应对方法:
减少单次饮用牛奶的量,如每次饮用100-150毫升。
改用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这类产品通过工艺去除了乳糖。
用酸奶代替牛奶,因其乳糖含量相对较低且含有益生菌,有助于乳糖分解。
食用硬质奶酪等乳制品,这些产品的乳糖含量通常较低。
考虑补充乳糖酶制剂,在饮用牛奶前服用以帮助分解乳糖。
4.其他可能因素:应排除其他饮食问题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例如肠易激综合征或对其他食品成分的不耐受。
适当调整饮食习惯通常能够缓解上述问题,必要时可咨询临床医生进行乳糖不耐受检测,明确问题来源再制定饮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