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纤维摄入不足
每日膳食纤维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但许多人因饮食结构单一,缺乏谷物、蔬菜和水果而导致摄入不足。这会使粪便体积减少、质地变硬,从而难以排出。
2.饮水量不足
水分的摄入对维持粪便软硬度非常重要。建议每天饮用1.5-2升水。如果水分摄入不足,粪便在结肠内会吸收过多水分,变得干燥坚硬。
3.排便习惯不良
长时间憋便、不规律的排便时间会减弱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导致大便积存过久变得干硬。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预防这一问题。
4.运动量不足
久坐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肠蠕动减慢,粪便传输时间延长。适当的身体活动,如每日快走至少30分钟,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
5.肠道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以及其他胃肠动力障碍可能引起便秘。此类问题往往伴随腹胀、腹痛等症状,需要医学诊断。
6.使用药物
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铁剂或钙片可能削弱肠道蠕动,造成排便困难。如果症状与药物使用有关,应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7.肛门或直肠疾病
痔疮、肛裂或者直肠狭窄等疾病可能造成排便疼痛,引发反射性的排便困难。同时,这些问题可能还伴随出血或明显疼痛。
8.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焦虑及抑郁情绪可能通过影响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引起便秘的发生。
出现大便紧拉不出的问题时,建议关注饮食纤维和水分摄入,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并进行适量运动。如长期无法改善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