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操作过程:
胃镜检查一般在患者空腹状态下进行。利用胃镜内置的活检钳,从不同部位的胃黏膜取样,通常包括胃体、胃窦和贲门处。每次活检取材通常至少5块,以便更全面地观察胃黏膜的变化情况。
2.采样原则:
针对病变区域进行重点采样,例如黏膜颜色改变、不规则隆起或凹陷等异常部位。
对于广泛性萎缩,需要从正常和病变区域分别取样,以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若伴随肠化生或其他病变,需特别关注这些区域,明确是否存在癌前病变。
3.病理检查:
活检的胃黏膜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浸润、腺体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同时,可能会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因其与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
4.临床意义:
胃活检有助于明确萎缩性胃炎的具体分型(单纯型、肠化生型、异型增生型),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该检查还能帮助排除潜在的恶性病变,如胃癌等。
胃活检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提高准确率并降低风险。在检查前需提前安排,注意禁食8小时并遵医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