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理变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肝组织长期受损,正常肝细胞被纤维组织替代,从而导致肝功能下降。在晚期阶段,肝脏几乎完全被纤维化取代,难以承担基本的新陈代谢和解毒功能。
2.并发症风险:晚期肝硬化常伴发各种并发症,包括:
肝性脑病:由于肝脏失去清除血液中毒素的能力,毒素积聚可引起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甚至昏迷。
门静脉高压症:肝内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问题。
感染风险增加:肝硬化患者易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
肾功能损害:如肝肾综合征,可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
3.生活质量影响:患者常感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晚期还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出血倾向等症状。上述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
4.治疗挑战:对于多数晚期肝硬化病例,治疗主要是支持和对症处理,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症状。肝移植是唯一能根治的方法,但受供体资源限制及术后排斥反应等因素影响。
肝硬化晚期须积极就医管理,定期监测并防治并发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酒精及肝毒性药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