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Barrett食管的形成:由于胃酸和其他消化液经常反流到食管,食管黏膜受到了持续性的刺激,这种刺激引起了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发生改变,逐渐形成耐酸的柱状上皮,即肠化生。
2.流行病学数据:Barrett食管的患病率在西方国家较高,一般人群中约占1-2%。而在亚洲,这一比例相对较低。
3.临床表现:很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有长期的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但这些症状与Barrett食管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4.诊断方法:通过内窥镜检查结合活检,可以观察到食管黏膜的改变,并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认肠化生的存在。
5.癌变风险:Barrett食管的肠化生具有恶变潜力,每年约0.1-0.5%的Barrett食管患者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定期监测对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和癌变尤为重要。
Barrett食管是长期胃酸反流的结果,需要注意胃食管反流病的管理和定期随访以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