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体位性低血压:长期卧床的老人在突然改变姿势时,血液会因为重力作用迅速下沉到下肢,这可能导致大脑短暂缺血。研究表明,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发生率可以达到30%-50%。
2.脑供血不足:由于长期卧床,身体各个器官的供血状态已经适应了平卧状态。当突然坐起时,大脑可能会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现象,从而引发昏迷。
3.心血管系统变化:老年人心脏功能可能减弱,尤其是长期卧床状态下,心血管系统对姿势变化的调节能力减弱。这种情况下,快速坐起可能无法及时调整血压和心率,引发昏迷。
4.脱水或电解质失衡:长期卧床可能伴随着摄入不足或代谢变化,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这也是昏迷的潜在原因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应逐步让老人坐起,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并在日常护理中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