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神经损伤:瘫痪通常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损伤引起。受损的神经无法正常传递信号,导致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在锻炼过程中,由于信号传导异常,可能会引发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即抽筋。
2.肌肉萎缩:由于长期缺乏主动活动,瘫痪患者常出现肌肉萎缩。这种情况使得肌肉对锻炼刺激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发生抽筋。肌肉力量较弱时,更难承受额外的压力和疲劳。
3.电解质失衡:钠、钾、钙和镁等电解质在维持肌肉正常收缩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瘫痪患者可能因饮食不均衡、药物副作用或代谢异常导致电解质失衡,从而增加抽筋的风险。
4.循环问题:瘫痪导致的长时间不动会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在下肢。这可能导致局部供氧不足和代谢产物积累,引发肌肉痉挛。
在进行任何形式的锻炼时,应注意逐步增加强度,保持良好的水分和营养摄入,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减少抽筋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