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曲率异常导致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弱视则更多与儿童时期视觉系统发育不良有关。两者的成因和治疗机制不同,因此简单依赖某一设备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2.部分治疗仪通过刺激视觉神经、调节眼部肌肉等方式号称改善视力。这类治疗仅可能对轻度弱视患者或假性近视具备一定辅助作用,对真性近视通常无明显效果,因为眼轴长度和屈光状态不会因外界刺激而显著改变。
3.国内外多项医学指南均指出,近视主要通过佩戴合适的矫正镜片、合理控制用眼时间以及科学干预(如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进行管理。弱视的核心治疗手段为早期发现并遮盖疗法或训练疗法,而非依赖单一仪器。
4.部分治疗仪未经过严格的医疗器械审批程序,其安全性、有效性存疑。滥用此类产品可能延误正规治疗,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后果。
科学的眼健康管理需要综合干预措施,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方案,不宜盲目相信未经验证的设备或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