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温热刺激穴位,从而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天天进行艾灸可能导致皮肤过热、烧伤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每日艾灸可能会使局部皮肤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引起红肿、起泡等症状。
2.过度艾灸可能引起“火毒”现象,即体内热量积聚,引发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便秘、失眠等。艾灸虽然有温补作用,但过量使用则会造成身体负担,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3.艾灸的效果与个体的体质、病情有关。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或虚寒体质的人群,适度的艾灸可以帮助改善症状,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天天进行。尤其是体内湿热较重或患有炎症性疾病的人,频繁艾灸可能加重病情。
4.艾灸时长和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周艾灸2-3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如果需要长期艾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疗程,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艾灸应在适度的基础上进行,不可天天进行,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对于虚寒体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艾灸来调理身体,而对于湿热体质者则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