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手术原理:
植入晶体:通过在眼内植入一枚人工晶体,直接改变眼球的屈光状态,从而矫正视力。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近视激光:利用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弯曲度来矫正视力。这包括LASIK、PRK等不同类型的手术。
2.适应症:
植入晶体:适用于高度近视(一般-6.00D以上),以及角膜薄或其他不适合激光手术的患者。对干眼症患者也较为适用。
近视激光:多用于中低度近视(一般-6.00D以下),角膜厚度足够且没有严重眼部疾病的患者。
3.效果稳定性:
植入晶体:效果相对而言更为稳定,因为晶体植入后不会再发生变化,一般无需再次手术。
近视激光:手术后初期效果较好,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视力需求的变化,有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校正。
4.安全性与风险:
植入晶体:手术相对复杂,存在晶体移位、虹膜损伤、感染等风险。但这些风险可以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控制在较低水平。
近视激光:技术成熟且普及率高,但可能出现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干眼症加重、夜间眩光等问题。
5.恢复时间:
植入晶体:术后恢复较快,一般几天内即可恢复正常活动,视觉效果即刻显现。
近视激光:恢复期视手术类型有所不同,LASIK恢复较快,一般几天到一周,PRK则需数周至数月不等。
植入晶体适用于高度近视及某些特殊情况,而近视激光更适合中低度近视。选择哪种手术,需要根据个人眼部状况和实际需求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