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药物调整:甲状腺全切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游离甲状腺素偏高时,常见的方法是减少左旋甲状腺素的剂量。具体调整需依赖定期血液检查结果,根据个体的代谢情况做出微调。
2.监测频率:建议在开始调整剂量后的6-8周进行血液检查,这样可以评估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以判断是否达到理想范围。
3.症状观察:观察是否有甲亢症状出现,例如心悸、失眠、体重减轻等。这些症状可以提示药物剂量过高,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4.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身的反应灵活调整。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