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营养缺乏:缺乏特定维生素(如维生素B、C)或矿物质(如锌和铁)可能导致指甲质量下降。维生素B7(生物素)参与角蛋白的合成,而角蛋白是指甲的主要组成部分。缺乏铁可能导致贫血,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
2.感染性疾病:真菌感染是引起指甲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真菌感染会导致指甲变厚、变色甚至脱落。细菌感染也会使指甲表面出现横纹和凹陷。
3.代谢和系统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可导致指甲供血不足,进而引起指甲形态改变。牛皮癣和湿疹等皮肤病也可能波及指甲,导致其凹凸不平。
4.外伤和压力:反复的机械伤害,如频繁使用指甲剪、咬指甲或者从事需要用手的重体力劳动,也可能导致指甲出现横纹和凹凸不平。这些情况通常伴随疼痛和指甲边缘发炎。
5.药物和化学品:某些药物,特别是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可能会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接触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化学品也会损伤指甲结构。
如果发现指甲的异常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疲劳、体重波动等,应当及时寻求医师的专业诊断和治疗。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指甲外伤和控制慢性疾病对维护指甲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