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西药治疗:
西药以缓解症状为主,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等,可有效减轻炎症和疼痛。
如存在肌肉痉挛,可使用肌肉松弛剂如巴氯芬或乙哌立松。
神经性疼痛明显时,可能需要加用神经调节药物如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
若出现急性炎症或症状较重,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但应避免长期使用以减少副作用。
2.中药治疗:
中药注重整体调理,适用于长期治疗或慢性疼痛的缓解。
中成药如壮骨关节丸、骨刺消痛液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中药汤剂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如针对气血瘀滞的患者,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加减;针对肾虚者可选用补肾强筋的方剂,如右归丸加减。
配合针灸、中医推拿等治疗,可能提高疗效。
3.注意事项:
若症状较轻,可优先使用中药调理;急性疼痛期建议首选西药快速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需结合物理治疗如牵引、热敷、理疗等综合治疗,缓解硬膜囊受压。
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若症状恶化或出现神经损伤表现(如肢体麻木、无力),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选择需结合病程阶段和个体体质,合理搭配中西药,避免单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