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骨质疏松:随着骨密度下降,骨骼在影像学检查中会表现为低密度。尤其是在老年人或绝经后女性中,骨质疏松是导致低密度影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此类患者可能伴有背部疼痛、身高下降及脆性骨折风险增加。
2.骨髓病变: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或淋巴瘤可引起骨髓浸润,使得骨密度在影像上降低。多发性骨髓瘤还可能伴有贫血、高钙血症及反复感染等症状。
3.肿瘤: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或转移性骨肿瘤可导致局部骨密度减低。转移性骨肿瘤通常来源于乳腺癌、肺癌或前列腺癌,患者可能同时有原发肿瘤的症状。
4.感染或炎症:例如结核性骨髓炎或其他类型的骨感染可引起局部骨质破坏,导致低密度影,同时伴随局部疼痛、红肿及功能受限等。
5.代谢性疾病:如甲旁亢或维生素D缺乏,也可因骨代谢异常而引起低密度影。这类疾病往往伴有电解质紊乱或代谢相关症状。
6.外伤:骨折恢复期的骨质变化也可能表现为局部低密度影,但需结合病史及影像特征进一步判断。
出现低密度影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一步明确病因,并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骨折风险,同时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