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选择合适的时间
避免在喂奶或进食后立即进行,以防呕吐。建议在孩子醒着且情绪平稳时进行,如早晨起床后或雾化治疗后。
2.调整正确的姿势
小孩采取俯卧姿势,头部略低于身体,以便利用重力引导痰液向口腔方向移动。可以将其放在膝盖上,腹部朝下,并用手支撑头颈部。
3.掌握正确的叩击手法
将手掌拱成杯状,用腕关节的力量轻轻叩击背部。叩击时应避开脊柱和肾区,主要集中于两侧肺叶区域:
上肺区:肩胛骨上方。
中肺区:肩胛骨两侧。
下肺区:背部靠近腰部的位置。
每个部位可持续拍打1-3分钟,全过程5-10分钟即可。
4.观察孩子反应
拍痰过程中若出现异常反应,如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并检查。同时,可鼓励孩子尝试咳嗽,将松动的痰液排出,必要时借助吸痰器协助。
5.配合其他措施
在拍痰前,可以通过使用湿化空气或进行雾化治疗来稀释痰液,从而提高拍痰效果。多给予温水或清淡饮品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拍痰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还需根据实际病情配合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监测。在严重感染或痰液量过多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