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感统失调,又称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对来自身体各部分及外界环境的感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处理时出现的障碍。这种障碍会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学习能力及社交行为。
2.有研究指出,感统失调的发生率在学龄前儿童中约为5%至15%。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3.对于一些轻微的感统失调儿童,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对于症状较为明显或者影响到日常功能的儿童,一般需要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来帮助改善这些问题。
4.早期干预对于感统失调非常重要,研究显示,通过物理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家庭支持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
不建议将感统失调单纯寄希望于自然自愈,及时识别和进行适当的干预是促进其改善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