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肛裂
肛裂是由于肛门皮肤或黏膜局部撕裂引起的,通常与便秘或排便过度用力有关。
大便时感到剧烈疼痛,疼痛在排便后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擦拭时纸上可见鲜红色血迹,通常血量较少。
有可能伴随肛门的不适感或瘙痒感。
2.痔疮
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是肛门周围静脉丛扩张形成的组织病变。
内痔出血通常无痛,表现为鲜红色血迹附着在大便表面或纸上。
外痔可能因摩擦破损导致轻微出血,同时伴随肿块感或异物感。
久坐、重体力劳动或饮食辛辣可能加重症状。
3.直肠或肛管黏膜损伤
硬便摩擦或其他机械性刺激(如错误使用器具)可能导致局部轻微损伤。
表现为排便后出血,通常仅有少量干血丝,无明显疼痛感。
长期反复损伤可能增加感染或炎症风险。
4.炎症性肠病或感染性病变
某些慢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细菌性感染,也可能引起肛周轻微出血。
这些情况常伴随腹痛、腹泻、大便异常等系统性症状。
血液颜色可能较深,甚至混合于大便中。
5.肠息肉或早期直肠癌
虽然概率较低,但对于年龄较大或存在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警惕此类疾病。
息肉的出血通常不伴有疼痛,且可间歇性出现。
早期直肠癌可能表现为隐匿性或微量出血,需通过检查明确诊断。
6.其他因素
局部皮肤过于干燥、擦拭动作过于粗暴、卫生纸质地过硬,均可能导致轻微破损出血。
定期保持肠道健康,避免长期便秘和腹泻,有助于减少肛部出血的发生。如症状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