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清晨血压升高: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在凌晨时会达到最低值,并在清晨快速上升。这个现象称为“晨峰效应”,可能导致血管壁受到突然的压力增加而破裂或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脑卒中。
2.血液黏度变化:清晨起床后,由于长时间未进食和饮水,血液相对较浓,黏度增加。这种状态下,血液流动性变差,更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进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3.生物节律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如皮质醇)在早晨升高,可能增加血管张力和心率,促使脑卒中的发生。
4.生活习惯因素:许多人在清晨开始一天的活动,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情绪波动等,也可能在此时段出现,进一步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在预防方面,可以通过控制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来降低清晨和上午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注意清晨的血压管理对降低脑卒中风险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