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障碍,其特征是慢性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研究表明,全球约有20%的人口受此症影响。虽然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和生活压力等因素可能相关。
2.肠易激综合征:这也是一种非器质性肠道功能紊乱,具有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多种症状组合。据统计,全球约10-15%的人群患有IBS,尽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饮食调整和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
3.腹壁肌肉痛:有时腹部疼痛的原因并不是来自内部器官,而是由于肌肉拉伤或神经受压。临床中,这类疼痛在活动或按压时可能加重。
4.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也可导致腹部不适。这一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心理性腹痛,其机制可能与脑肠轴的异常有关。
5.食物不耐受:某些食物可能引发腹部不适,如乳糖不耐受或果糖吸收不良,这些通常不会在常规内窥镜检查中发现。
注意到肚脐周围疼痛需进一步观察症状演变及生活方式因素,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或行为干预。如症状持续存在或加剧,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