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保持伤口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应保持干净,定期用无菌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轻轻擦拭。每次更换敷料时都应先洗手。
2.控制肿胀:缝合后的早期阶段可能会有肿胀。建议在头24-48小时内尽量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冰袋冷敷,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不超过20分钟。
3.避免过度活动:在伤口愈合期间,应限制受伤手部的活动,尤其是避免提重物或进行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撕裂和愈合延迟。
4.观察感染迹象:密切关注伤口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流脓或发热等感染症状,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
5.按医嘱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在特定时间回医院复诊以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并根据需要拆除缝线或调整治疗方案。
6.药物使用:按医生指示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不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
伤口在缝合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愈合,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愈合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