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因: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是负责为心脏提供血液和氧气的重要血管。
2.发病机制:当冠状动脉被阻塞时,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心肌细胞坏死使部分心肌失去功能,影响心脏的整体工作能力。
3.临床表现:心肌梗死常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可能会扩散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颌。
4.诊断方法:通过心电图、血清标志物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认心肌梗死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5.治疗措施:治疗包括药物管理(如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戒烟、饮食调节)。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心脏损害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风险因素对于预防心肌梗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