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度数是否与距离有关

2025-06-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近视度数与物体的距离确实存在一定关联。近视是由于眼球轴长度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远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远处物体看不清。而在近距离时,光线恰好落在视网膜上,因此近处物体仍能较为清晰地看到。

1.近视成因:通常情况下,眼轴长度每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会增加约300度。眼球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近视度数。

2.距离关系:在日常用眼过程中,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如阅读、手机、电脑使用)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研究表明,持续的近距离工作可能导致假性近视,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从而增加近视度数。

3.环境因素:现代生活方式中,近距离用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被认为是导致青少年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高达60%以上。

4.防护措施: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如阅读时保持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在30-40厘米左右,并采取“20-20-20”原则,即每工作20分钟就休息20秒,并远眺20英尺之外的物体,有助于减轻眼睛疲劳,预防近视加深。

长期的近距离用眼与近视度数的增加有明显关系,合理用眼和定期检查视力是预防和控制近视的重要手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