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青少年虽然较少出现,但也并非不可能。内痔通常无痛但可导致鲜红色血液涂抹在粪便表面或滴血,外痔则可能伴有疼痛。
2.肛裂:通常由于排便过于用力或便秘导致,表现为排便时疼痛和鲜红色出血。
3.感染性结肠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引起肠道发炎,从而导致出血,常伴随腹泻和腹痛。
4.消化道息肉:虽然年轻人中较少见,但息肉仍可能引起大便出血,尤其是家族中有息肉或结肠癌病史时应高度警惕。
5.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炎症性肠病虽在青少年中不常见,但需考虑其可能性。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
建议进行以下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
肛门直肠检查:通过视诊和指检评估是否存在痔疮或肛裂。
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检测大便中的潜血和感染性病原体。
结肠镜检查:若怀疑息肉或炎症性肠病,通过结肠镜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水平,帮助识别炎症或感染。
早期发现出血的具体原因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如有持续或严重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