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排泄功能:肾脏是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当饮水过多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导致生成更多的原尿。肾小管在重吸收过程中减少吸收水分,最终产生更多的尿液。
2.抗利尿激素(ADH)抑制:抗利尿激素在正常情况下帮助身体保留水分。当体内水含量过高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使得肾脏对水的重吸收降低,增加尿液排放。
3.膀胱容量与神经反射:饮水过多导致膀胱迅速充盈,刺激膀胱壁上的神经末梢,引发尿意频繁。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以尽快排出多余的水分。
合理控制饮水量,有助于减轻尿频现象。成年人一般每天需摄入约2至3升水,根据个人活动水平及环境温度适当调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同时关注自身的尿频变化,如果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考虑咨询专业医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