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包括:
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于成人,约占所有肠梗阻的70%。常见原因有肠粘连、肿瘤、憩室炎、嵌顿疝等。
功能性肠梗阻:主要由于肠道肌肉功能失常导致,如麻痹性肠梗阻,多见于术后并发症,腹膜炎或某些全身疾病。
先天性因素:如新生儿的小肠闭锁或狭窄,大约每2,500至5,000名新生儿中有一例。
2.轻度肠梗阻的判断标准包括:
临床表现:可能有间歇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但通常症状较为轻微。
影像学检查:X线或CT扫描可以显示部分肠腔扩张,但无明显完全阻塞特征。
实验室检查:一般无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
3.灌肠治疗后的恢复时间:
灌肠是一种用于缓解肠梗阻症状的临时措施,尤其在便秘或功能性梗阻时效果较好。
对于轻度肠梗阻,灌肠后症状可在数小时到数天内改善。
恢复时间还取决于肠梗阻的具体原因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肠梗阻对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应尽早就医,以进一步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