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多吃全谷物、豆类、坚果、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来实现。例如,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约3克纤维,一个苹果(连皮)含有约4克纤维。
保持充足的水分:每日建议饮用1.5-2升水,尤其是在高温环境或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需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粪便干硬难以排出。
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这类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加重便秘。
2.增加运动
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例如每天快走30分钟或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研究表明,运动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排便困难的问题。
3.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排便,例如早餐后,因为此时胃肠反射最为活跃,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不憋便:感觉有便意时,应立即排便,否则可能导致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变得干硬。
正确的排便姿势:建议靠近如蹲姿的体位,提高脚部位置,这种姿势能够帮助直肠呈现更直的角度,利于排便。
4.必要时使用医疗手段
如果便秘问题长期存在且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润滑剂型通便药、刺激性泻药或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避免自行长期使用,以免造成依赖。
肠道灌洗是一种针对严重便秘患者的医疗方法,但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长期无法排出宿便会影响健康,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科学干预进行调节。如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