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观察出血量:
正常分娩后,失血量一般为300-500毫升。如果产妇失血量较少且身体恢复良好,不一定需要专门补血;若出现产后大出血(超过500毫升),则可能需要专业指导下通过食物或药物补充铁质和血容量。
2.评价身体状况:
医院通常会在产妇分娩后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若发现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需要通过饮食或必要时输注铁剂来纠正缺铁性贫血。如果贫血严重,则可能考虑输血处理。
3.选择补血方式:
饮食补血:推荐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猪血、鸡蛋黄,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促进铁吸收。
药物补血:针对缺铁性贫血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或其他补血药物。
避免过度进补:一些传统观念认为产后需要大量进补,其实不然。高油脂、高热量的补品可能加重消化负担,甚至引起乳腺堵塞等问题。
4.避免过早或过快补血:
产后身体尚处恢复阶段,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过早或者大量补充滋补食品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建议循序渐进,根据医生建议制定合适的补血方案。
合理补血可以帮助产妇尽快恢复体力,但具体补充方式应因人而异,不宜完全依赖经验或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