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出汗增加:如果环境温度较高或进行剧烈运动,身体会通过汗液排出大量水分,从而减少尿液产生。
2.摄入盐分过多:高盐饮食会导致身体保留更多水分,以稀释体内多余的钠离子,进而影响尿量。
3.肾脏功能异常:如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病等可以导致尿量减少,因为肾脏无法正常过滤和排泄多余的水分及废物。
4.脱水状态:当摄入不足或丢失的水分超过补充时,身体进入脱水状态,尿液生成会减少。
5.内分泌紊乱:如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水分重吸收增加,尿液减少。
6.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利尿剂等,可能会影响尿量。
7.泌尿系统问题:包括尿路阻塞、膀胱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影响正常排尿。
注意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浮肿、体重变化、疲倦、口渴加剧等。如果尿量持续偏少且找不到明显原因,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