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浴,可通过蒸发作用带走体表热量。建议水温在30-32摄氏度,避免使用过凉的水,以免刺激皮肤导致毛细血管收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湿度,以帮助散热。室温以24-26摄氏度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
轻薄衣物:穿着轻便以利于散热,避免捂得太厚。
2.药物治疗:
常用退热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些药物需根据医生建议或说明书使用,适当剂量按照体重计算。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一次剂量为10-15毫克/千克,每4-6小时可重复一次。
布洛芬主要适合6个月以上儿童使用,一次剂量为5-10毫克/千克,每6-8小时可重复一次。
3.补充液体:
发热期间容易脱水,确保摄入足够的液体至关重要。适量饮水、汤类或果汁都能有效补充身体水分。
4.观察病情:
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和其他伴随症状,特别是精神状态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尽管上述方法可以帮助暂时降低体温,但发热往往是某种疾病的表现,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整体状态,以便及早发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和治疗。